帝挚(公元前2450年-公元前2326年),号青阳氏,帝喾[kù]长子,生母是常仪。中国上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被后世尊为帝[1]。 帝喾死后,挚因是帝喾的长子而受禅接帝位[1],开子继父位的先例,为夏禹建立家天下的奴隶制王朝创下了理论根据[2]。帝挚在位时,十五岁的弟弟放勋辅佐帝挚。帝挚封放勋尧于唐,称唐尧[1],也就是后来的尧[3]。挚在位九年后,将帝位禅让给了尧,开兄终弟及的先例。挚回到本部落,仍任君长[2]。
关于帝挚的经历命运,历史上记载颇有不同。司马迁《史记》记载为“帝挚立,不善,而帝放勋立,是为帝尧。”皇甫谧《帝王世纪》说:挚在位九年,才干平庸,未能妥善管理国家。挚自觉不如尧之圣明,乃率群臣造访唐侯而致禅。清人马骕《绎史》卷八《高辛纪》引《纲目前编》说:“挚荒淫无度,诸侯废之,而推尊尧为天子。”马骕[sù]并在后加按语云:“按帝挚或崩,或禅,或废,诸说各不同也。”[1] 人物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