蕲春艾草

菊科蒿属植物
蕲春艾草,艾草的一种,因产于蕲州(蕲春县旧称)而得名,是“蕲春四宝”(蕲竹、蕲艾、蕲蛇、蕲龟)之一,特产中药材,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1]蕲艾的茎、叶均可入药,含17种已知化合物,并且挥发油含量、总黄酮含量、燃烧发热量等明显优于其它地区所产艾叶[2][3]素有“艾中黄金”之称。[4]李时珍本草纲目》指出“艾自成化以来,则以蕲州者为胜,用充方物,天下重之,谓之蕲艾”。[4]
蕲春艾草又名艾蒿,属菊科蒿属,是多年生草本植物,遍产蕲春县近水向阳之田埂地边,山坡上也少量生长。[3]植株高大、叶片肥厚、出绒率高,[4][3]叶揉之常成棉絮状,可入药,性温、苦、辛、微甘,具有祛湿散寒、温经止血、安眠宁神、驱蚊等功效;[5]蕲艾油有明显的平喘、镇咳、祛痰及清炎作用;[2][3]蕲艾外用可治皮肤瘙痒阴痒湿疹疥癣等。此外,蕲艾还具有异香,可以作调香原料。[2]
2017年9月18日,原国家质检总局门户网站发布公告,批准对“蕲春艾草”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6][7][8]蕲艾荣登2016年中国品牌价值评价信息榜中药材类地理标志产品第三位;[9]2019年11月15日,蕲春蕲艾入选全国特色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10][11]

物种简介

蕲春艾草又名艾蒿,属菊科蒿属,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其茎直立,高约80-250厘米;叶片宽大肥厚,被毛密而长,形状如蒿,每片叶有五个大的缺刻。叶面淡青色或灰色,茎杆及叶片的背面密生白色绒毛,柔软而光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