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司徒杰-快懂百科
司徒杰(1920年1月~2005年4月9日),[2]原名司徒杰卿,[8][2]男,广东开平人,[1]毕业于重庆国立艺专雕塑科,[1]中国第二代雕塑家代表人物、[9]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主同盟盟员,[8]代表作有《诺尔曼·白求恩像》《疯子》等。[9][10][5]他的哥哥司徒乔是20世纪上半叶中国写实主义油画最具代表性的画家之一,绘制的《流民图》等画作影响深远。[9] 1937年,司徒杰考入国立北平艺专雕塑科,[1]师从王临乙先生学习中国传统民间雕塑。[9]1939年,司徒杰南下新加坡,在哥哥司徒乔和郁达夫引荐下,[9][8]成为雕塑家杜迪希(Karl Dudige)的学生,[8]系统地接受了西洋雕塑的训练。[9]1941年,司徒杰又在在缅甸仰光拜曾竹韶先生为师。[1]1942年初,司徒杰回到重庆艺专上学。[8]1945年,司徒杰毕业于重庆国立艺专雕塑科。[1]1948年,司徒杰到北平艺专任教,后成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8]1950年,司徒杰任职中央文化部文物局革命博物馆筹备处,1952年,司徒杰担任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教员,并于1953年参加人民英雄纪念牌《辛亥革命》组浮雕创作。[11]1956年,司徒杰创作了雕塑作品《诺尔曼·白求恩像》,[9][10]该纪念碑分别建在加拿大蒙特利尔白求恩广场、河北石家庄白求恩医院广场和白求恩墓地。[12] 在《白求恩像》基础上,司徒杰又于1974年创作了《白求恩在太行山上》。[12]改革开放之后,司徒杰游走于中西之间。[13]1975年,创作出《在战地》。[9]1982年,由加拿大安大略省美术学院O.C.A.主持开展了司徒杰个人雕塑展。[3]1986年 受聘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成立司徒杰雕塑教学工作室,并被中央美术学院返聘,同年成立雕塑系第一教学工作室——现代民族传统雕塑工作室。1987年,司徒杰创作的《中国铁路工人在加拿大》在加拿大温哥华落成。[11]1989年,他创作了抽象石雕《国际使命(友谊与合作)》,建于酒仙桥松下电子管厂。[13][a]1996年,司徒杰创作出《孙中山像》,[10]2002年,司徒杰于美国洛杉矶市工作室创作出《木兰》。[8]创作于2004年的《沉思》是司徒杰生前最后一件作品。2005年4月9日,司徒杰病逝于美国洛杉矶。[3][2] 司徒杰于1947年创作的《疯子》曾参加第一届全国美展,[3]作品《白求恩纪念碑》曾获首届全国城雕优秀奖;1963年,司徒杰的作品《蓉蓉》入选莫斯科国际艺术展并获奖。此外《特利霍斯像》《门神》《翻砂》《前仆后继》《农民自卫队员》等被国内外博物馆收藏。[5][3]司徒杰的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雕塑领域,尤善人物雕塑,在全面掌握肖像塑造法和纪念碑建造法后,又以传统艺术为基点,深入研究民间雕塑,在自己的作品中融合中西雕塑技法与理念,[14]创造了独树一帜的雕塑风格。[9] 人物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