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春藤(学名:Hedera helix,英语:Common ivy),又名洋常春藤、长春藤、土鼓藤、木茑[niǎo]、百角蜈蚣,是常春藤属下的一种常绿攀援植物[1]。其茎生气根以攀缘他物,嫩叶以及花序被有星形鳞片,叶有柄,厚质,葡枝之叶稍做三角形,掌状。常春藤自然分布于北至爱尔兰东北部和斯堪的纳维亚南部、南至葡萄牙、东至乌克兰、土耳其,其喜湿润、疏松、肥沃的土壤,不耐盐碱,多生长于海拔为800-2500米的山间。其通常用扦插的方法繁殖,花期在11月。其果实、种子和叶子均有毒,孩童误食会引起腹痛、腹泻等症状,严重时会引发肠胃发炎、昏迷,甚至导致呼吸困难等。同时,它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全株均可入药,茎叶也可当发汗剂以及解热剂,有祛风湿、活血消肿的作用,对跌打损伤、腰腿疼、风湿性关节炎[2]等病症皆有治疗效果。叶有香气,形态优美,可在家中作观赏用[3]。 形态特征
常春藤本植物,长可达20~30m,多分枝,茎上有很多附生气根,吸着其他物体攀接,叶互生,叶长10cm左右,营养枝上的叶片三角状卵形,通常3~5裂,叶表面有光泽,深绿色,叶背浅绿色,全缘,花枝 叶片菱形、卵形。花 梗、幼枝、叶片上有星状毛。伞房花序,小花球形。果实球形,黑色。常春藤 属5种,我国现有3种,除引种的西洋常春藤外,还有两个原产种:中华常春藤(H·nepalensis var·sinensis)幼枝上鳞片状毛,叶常较小,全缘或3裂,产于我国华南、华中、西南及甘肃和陕西。百脚螟[míng]蛤(H·rhombea)叶质硬,深绿色,嫩叶3一5裂,花枝叶片卵圆形或长披针形,产于我国台湾和日本、韩国。此外,还有很多花叶品种。 总状花序,或几个组成顶生短圆锥花序;小花球形,浅黄色。苞片小;花梗无关节;花两性;萼筒近全缘或有5小齿;花瓣5,在花芽中镊合状排列;雄蕊5;子房5室,花柱合生成短柱状。果实球形。红色或黄色等。种子卵圆形;胚乳嚼烂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