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轮寺原为喀喇沁中旗王府札萨克家族家庙,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宁城县大城子镇政府西院。原系元臣济拉玛之后裔、喀喇沁部落蒙古王公的旗庙。为清代较著名的十大黄教寺庙之一[2]。 2013年5月3日,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4]。 历史沿革
法轮寺占地2.2万平方米,原有14幢主建筑,8幢辅助建筑。法轮寺最前面是一座长30米、宽20米的月台、月台两侧竖立旗杆。月台后紧接天王殿,天王殿建在方形石台基之上,单檐悬山三开间,内供四大天王塑像。天王殿东有护神殿3间,单檐硬山式[2]。天王殿后之东西两侧有重檐钟、鼓楼,楼基是2 米高的方形雨石台基天王殿下北是站禅寺,建在长方形台基之上,重檐歇山式,8开间,内供八大金刚塑像。站禅寺后是法轮寺主体建筑,长31米,宽23.7米,高20 米,三檐歇山构造,前辟7门,中门较大,门俱券顶。四周列柱,柱上设拱和梁枋。柱基有一米高的长方形石台基和雕有图案的圆形基石。门侧有卷莲鼓状石墩,雕式精湛。檐椽[chuán]、柏枋、柱面绘彩,望板、戽[hù]间有彩画。台基之上,寺之周围有回廊。寺内主佛是释迦牟尼。法轮寺后有四檐八角塔式楼1座,称八楞藏经楼,券门。内除经卷外,“南无阿弥陀佛”六字真言。八楞庙后是罗汉堂。建于方形台基之上,双层楼阁式,每层前面设5个券门,内供佛祖[2]。1948年驻扎军队,因烧炕失火被焚。其后有拉巴仍庙,飞檐翘脊,悬山式,为大喇嘛居处。再后及两侧有8幢硬山卷硼项单檐屋宇,是喇嘛住所,法轮寺建筑群周有围墙,院内有古松数株,院外又有喇住宅数座。寺内佛像已毁[1]。 建筑布局
法轮寺后即五龙山,山坡上又有1组分3层院的古寺庙,主庙大佛寺与法轮寺同一建在一条轴线上,前院是天王殿,3开间,两侧立旗杆。其后两段各有4开间卷棚顶式建筑,为喇嘛住宅。再有东西向横墙一道,中辟券门,通往中院。中院前栋是重檐起翅3开间关帝庙,内供鎏金关羽像,关帝庙后两厢各有4开间卷棚顶式喇住宅。其北又一堵横墙,中有门通往阁式,飞檐下设拱、铺作。枋木,上覆穹窿项。第一层设门,上两层有窗无门,内供10米余高的大佛。寺之东西各有卷棚项式僧舍建筑。寺后两侧是佛殿,东侧是经堂,全为悬山式3开间。1948年因失火大佛寺的所有建筑被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