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春晚

乡村春晚
乡村春晚,简称村晚,是春节期间农民群众自编、自导、自演的乡村文艺晚会,[1]是在当代中国农村勃兴的群众自办文化创新模式。[2]乡村春晚已成为全国乡村群众的文化习俗和文化名词,被作为全国三大群文活动品牌。[3]
“乡风乡味”是乡村春晚的一个标签,这意味着在这方朴素的舞台上演出的内容是高度“本土化”的,它展示的就是一个村庄自身的历史资源、社会风貌和文化特色。[4]“村晚”的舞台承载着乡音、乡土、乡情,生动展现着乡村群众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5]
丽水是“乡村春晚”的发源地,最早是1981年庆元县的“月山春晚”,经过43年传承创新特色发展的丽水村晚,已成为全国乡村“过年文化样本”,延伸到全国552个县、6.9万多个乡村,以丽水为轴,全国联动、全球逐步参与的村晚习俗,成为展示乡愁、传递乡乐、演绎乡趣的文化狂欢。[6]
“村晚”根植于乡村、来源于群众,将目光稳稳定在乡村发展上,将表达牢牢扣在人民心坎上,是群众共同参与、共同庆祝、共同期盼的文化活动。[7]

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