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誉(英语:goodwill[1])是无形资产的一种,指能在未来期间为企业经营带来超额利润的潜在经济价值,或一家企业预期的获利能力超过可辨认资产正常获利能力(如社会平均投资回报率)的资本化价值。企业由于信誉卓著、历史悠久、技术先进等原因而形成的无形价值。可以简单理解为:因为对企业未来充满美好愿望,而愿意付出的超额对价。[1] “商誉”一词最早是作为商业上的词汇出现于16世纪中后期,是指企业经营活动中所取得的一切有利条件。直到19世纪末,商誉问题引起会计学术界的普遍关注和讨论,其概念演 变为:业主与顾客之间的友好关系。20世纪初,随着经济发展形成了超额利润观,商誉被认为是“导致超额盈利的一切因素”。[2]
商誉具有依附性、整体性、持续性和动态性。[3]分行业来看,传媒、计算机、建筑材料、医药生物、化工行业的商誉比例较高。[4]截至2023年第三季度末,沪深两市超2000家上市公司存在商誉,商誉合计约1.3万亿元。[5] 商誉本质
商誉(Goodwill)是能使企业中的人、财、物等因素在经济活动中相互作用,形成一种“最佳状态”的客观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