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领角鸮-抖音百科
领角鸮的上体通常为灰褐色或沙褐色,并杂有暗色虫蠹[dù]状斑和黑色羽干纹;下体为白色或皮黄色,缀有淡褐色波状横斑和黑色羽干纹。领角鸮的叫声有所不同,雄鸟发出轻柔的升调woop声,及一连串间隔一秒钟的粗哑叫声;雌鸟叫声较尖而颤,为降调的wheoo或pwok声,每分钟约五次,也发轻柔的吱吱声。领角鸮主要以甲虫、蚱蜢和其他昆虫为食,领角鸮相当能适应人类改变过的环境,在果园、槟榔园都有繁殖记录,甚至于在市区内树木较多的公园、校园都偶有出现记录,是台湾唯一能在都市内见到的猫头鹰。在国家公园则能在阳明山国家公园、雪霸国家公园、太鲁阁国家公园、玉山国家公园、垦丁国家公园等处发现。[2] 它们分布于印度北部、巴基斯坦北部、孟加拉和喜马拉雅山东部至中国南部。部分具有迁徙性,冬季在印度,斯里兰卡和马来西亚越冬。领角鸮栖息在1,200米以下低海拔的阔叶林中,是台湾海拔分布最低,且生活环境最接近人类的鸱鸮科鸟类,是典型的乡土鸟种。然而在非繁殖期,可在更高的山区发现其踪迹。[3] 外形特征
额和面盘白色或灰白色,稍缀以黑褐色细点;两眼前缘黑褐色,眼端刚毛白色具黑色羽端,眼上方羽毛白色。耳羽外翈[xiá]黑褐购具棕褐色斑,内翈棕白色而杂以黑褐色斑点。上体包括两翅表面大都灰褐色,具黑褐色羽干纹和虫蠹状细斑,并杂有棕白色斑点,这些棕白色斑点在后颈处特别大而多,从而形成一个不完整的半领圈;肩和翅上外侧覆羽端具有棕色或白色大型斑点。初级飞羽黑褐色,外翈杂以宽阔的棕白色横斑。尾灰褐色,横贯以6道棕色而杂有黑色斑点的横斑。颏、喉白色,上喉有一圈皱领,微沾棕色,各羽具黑色羽干纹,两侧有细的横斑纹,其余下体白色或灰白色,满布粗著的黑褐色羽千纹及浅棕色波状横斑;尾下覆羽纯白色,覆腿羽棕白色而微具褐色斑点,趾被羽。[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