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公市位于中国华东地区,为台湾省澎湖县县治所在地及该县唯一县辖市(镇级市)。澎湖县位于台湾海峡中流的澎湖群岛,其政治、经济中心马公市是台湾最早的汉族聚落所在地。这里原住居民9万多人,主要的经济支撑就是旅游业和渔业。过去在清朝前期旧称为“妈宫城”,1921年被驻守的日军改称为“马公”。马公镇于1981年12月25日改制为县辖市,现为整个澎湖县和澎湖群岛的中心,有澎湖天后宫、观音亭、中央街、四眼井以及澎湖主要的政府机构等,观光业比较发达。2002年,华航空难发生后,许多原本计划前往澎湖旅游的台湾人纷纷取消行程。民众赖以为生的旅游业和渔业均陷入低潮,很多本土人选择离开澎湖。[1] 历史沿革
马公市是台湾地区最早的汉族聚落所在地,明建妈祖宫,清建澎湖厅置于此。过去在清朝前期旧称为“妈宫城”。 光绪年间,日占后设支厅。在清光绪13年(1887年)时修建了城墙和城门。经过百年岁月之后,现仅存大西、顺承门。在1921年被驻守的日军改称为“马公”。1945年光复后改区。1950年改镇,1982年设县辖市。
行政区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