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窦

胃窦
胃窦:胃窦是炎症、溃疡及肿瘤的好发部。胃窦炎:慢性胃窦炎是慢性胃炎中最常见的,因其病变部位在胃窦而得名。此型胃炎绝大多数(90%)由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所致,也可由胆汁反流、消炎镇痛药、吸烟、酗酒引起,故其治疗原则首选灭菌治疗。胃窦属于胃的结构的一部分,临床所称的"胃窦"为幽门窦或是包括幽门在内的幽门部,胃溃疡和胃癌多发生于胃幽门窦近胃小弯处。

胃镜观察

(1)胃窦部的观察:大弯侧观察较容易,进镜时镜端正好对着胃窦大弯侧,胃窦前壁和后壁的观察需转动镜身,胃小弯的观察需在胃窦部做低位反转。正常胃窦粘膜皱[]呈纵向走行,较低,稍注气即可展平,粘膜较光滑,蠕动较活跃。胃窦是炎症、溃疡及肿瘤的好发部。
(2)胃角的观察:胃角为胃小弯反折而成,胃镜检查时,胃角是胃内重要标志,它是胃体和胃窦的分界线,是溃疡和肿瘤的好发部位。观察的角度不同,有不同的内镜像:胃角切迹观察法是指胃镜贲门侧向幽门侧前进,到达胃切迹时,见拱门形角切迹,所观察的为角切迹的贲门侧粘膜。J形反转法是指胃镜前进至窦部,看到幽门时将镜角向上,继续进镜至见到反抛物线形的角切迹,即角切迹的幽门侧,并同时可看到体大弯的插入管。
(3)胃体的观察:胃体有明显的皱,达胃窦时消失,胃内注气可使其展开。通常采用进镜时粗观其貌,退镜时详细观察。体部大弯侧皱襞纵行,小弯侧皱襞较少而细。左侧卧位体上部大弯侧为位置最低处,常有粘液积聚,称粘液池,若粘液池[zhū]留过多,应吸出潴留液后观察。如仍有盲区,应变换体位。胃体中部后壁贴近镜端,易遗漏病变,该区域又是老年人溃疡的好发部位,检查时可向右旋转镜身或将角度钮向下调节,以便对后壁做正面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