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南大佛寺

咸通年间建立的寺庙
潼南大佛寺,位于潼南县城西北1.5公里的定明山下,存有大佛阁、观音殿、玉皇殿、鉴亭四座木结构古建筑。其中大佛阁依山傍水而建,是七檐歇山式建筑,景象壮观,阁内的释迦牟尼佛坐像是凿崖而成,高18.43米,神态庄严,这尊大佛俗称“八丈金仙”,以其为中心,在东西长达里许的崖壁上有历代骚人墨客留下的题记、诗咏、碑碣、造像等83则。[1]
潼南大佛寺还位于潼南城区西郊,背靠定明山,面临涪江,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景区内保存着长达1400多年的儒、释、道三教摩崖造像126龛928尊,有世界第一室内饰金大佛“七檐佛阁”、我国古代四大回音建筑之一的“石磴琴声”、全国最大的摩崖石刻顶天“佛”字、罕见的天然回音壁“海潮音”等十八胜景,还有历朝历代文人墨客和朝廷重臣撰写的碑文楹联、碑刻、题词,这些都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2]

历史沿革

1956年8月,重庆潼南大佛寺被定为省级首批重点保护文物;1999年,评为重庆市风景名胜区;2006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8月景区成功创建国家AAA(3A)级景区;2014年9月,重庆潼南大佛寺风景区正式被国家旅游局批准为国家AAAA(4A)风景名胜区。潼南大佛寺于唐咸通年间(860-873年)始建于遂州遂宁县,初名“定名院”,又名“南禅寺”。后因宋朝在寺内依山凿一大佛,改称“大佛寺”。明朝在大雕像之上覆盖七重飞阁以蔽风雨,今尚完好,大佛寺历史上曾重建三次,前两次(1151年,1278年)分别由邓利成、冯[]、清晖所建;最后一次是民国十一年重建。
潼南大佛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