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绶春(1907年-1948年12月11日),字霖生,别名林森,江西南昌人,国民党陆军上将。[1][2][3]
1924年冬,熊绶春考入黄埔军校第三期入伍生总队。1925年9月毕业后,他分配到国民革命军第一军中任排长、连长。1926年7月,参加北伐战争。1927年,熊绶春被选派到日本留学,就读于户山军校,继入步兵专门学校。1931年,熊绶春回国后,任国民政府特务第一团副团长。[2][4]1932年1月,“一·二八”淞沪抗战爆发后,熊绶春任代理特务第一团团长,率部在 上海参加对日作战。1933年以后,熊绶春历任步兵学校教官、星子特训班大队长、河南省保安处学兵团团长等职。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后,熊绶春历任郑州警备司令部参谋长、沙市警备司令部参谋长等职。1939年,他调任陆军第一〇三师少将副师长,率部参加第二次长沙会战。1942年春,熊绶春升任陆军第一〇三师师长。1944年5月,熊绶春率部在滇西参加反击日军作战,曾参加攻占松山、龙陵等战斗。1945年初,熊绶春升任陆军第十四军少将副军长。[2][3][4]
1946年,陆军第十四军改编为整编第十一师,胡琏任师长,熊绶春任副师长。1948年夏,熊绶春任陆军第十四军中将军长。[2][4]1948年11月,熊绶春率第十四军从河南确山、驻马店一带随第十二兵团向徐州进军,结果第十四军遭受解放军重创,随第十二兵团一起在双堆集战场等待救援。同年12月11日,解放军开始总 攻,战斗中熊绶春被炮弹击中身亡。熊绶春身亡后,国民党政府追赠他为陆军上将。[2][4][3]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