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阁寺,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五台山南台之北,中台之南,除五座台顶的寺庙建筑外,金阁寺所处的地势最高,海拔1900米,距台怀镇约15公里。是由印度来华的三藏法师不空主持修建的寺院。金阁寺各殿中塑像共有1000多尊,是五台山佛教塑像最多的寺院。[4][1][2][5]寺庙坐北向南,占地面积2.1万平方米,呈正方形。[1][3] 金阁寺现存的寺庙建筑及塑像均为明、清、民国复修。1983年,金阁寺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唐金阁寺建筑为明清建筑,二进院落布局,中轴线建有牌坊、天王殿、观音殿(大悲殿)、万佛堂(毗卢殿)和大雄宝殿,后院东西建配殿,两侧有东西偏院,寺院的总体布局尚存唐代高阁在前、殿居寺后的固有规制。寺内保存有唐代础石2块,明清塑像833尊,明清、民国碑105通。[6] 五台山的金阁寺 就是由不空三藏创建的中国最早的密教中心。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不空三藏派其弟子含光到五台山创建金阁寺。
历史沿革
唐大历五年(770年),代宗李豫遣印度来华的不空三藏法师的弟子含光、印度那烂陀寺僧人纯陀和西域僧人道灿,共同设计并建造了一座寺庙,饰佛阁为金阁,有12处菩萨院落,名为金阁寺。不空三藏是当时新兴密宗的主要创立者,他在金阁寺创立了密宗灌顶的道场。明嘉靖四年(1525年)重修,三十四年(1555年)衍法寺僧又鼎新金阁寺,建造了一座3层7间观音大殿,铸造了一尊三头四十二臂千手千眼观音菩萨,高13.82米。[2]金阁寺后来几经灭佛和兵燹,仅余遗址。现存寺庙建筑及塑像设置,均为明、清及民国时复修和添制后的形制。[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