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国武装部队

蒙古国军事武装力量
蒙古武装部队蒙古语:Монгол Улсын Зэвсэгт Хүчин)是蒙古军队及其组成的联合部队的统称。它的任务是保护蒙古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1]蒙古国武装部队有四个分支:一般意义部队,边防部队,内部安全部队和空军。[3][4]其前身是蒙古人民军。[5][6]根据1992年蒙古国宪法的规定,总统为蒙古国武装力量最高统帅(武装力量总司令),总统通过国防部长会议对军队实施指挥。[2]1996年起,蒙古国实行文职国防部长制度,武装力量总参谋部独立于国防部。[7][8]
1921年3月1日,蒙古人民革命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决定建立革命武装力量,成立了人民军司令部。3月18日,蒙古人民革命党攻占了恰克图,宣告了蒙古人民军的成立。这天便成为人民军建军节。[2]冷战期间,蒙古国的防务由苏联驻军承担,蒙军则仅充当苏军旗下的一个战役兵团。1993年底驻蒙俄军全部撤离。1994年,蒙古国明确提出“立足本国、自主防卫”的国防新战略。1995年起,蒙古国每10年发布一版《武装力量建设发展纲要》。兵役制度方面,蒙军1992年终止长期实行的义务兵役制,开始实行以义务、合同相结合的混合兵役制,征兵年龄固定为18至28岁,服役期压缩为1年。1998年,蒙军又增加了替代、抵偿两种服役制,使合同兵占比逐年提高,合同兵合同期满后有机会晋升为军官。[9][10]
蒙古国武装力量现役常备兵力约91,500名,储备兵力约137,000人,规模不大。由于距海洋遥远,其海军位于蒙俄边界附近的旅游胜地库苏古尔湖,仅有1艘“苏赫巴托”号老式俄制拖船。蒙军装备普遍陈旧。陆军枪炮多系上世纪中叶生产的苏制武器;虽然拥有600多辆坦克、数百辆装甲车和千余门各式火炮,但因缺乏保养维修,重武器80%以上处于封存状态。[9]
蒙军参与海外维和的任务量在全球各国军队中名列前茅。蒙军不仅专门成立了负责维和事务的维和合作局,还于2013年将5月29日“国际维和人员日”定为“蒙古国维和人员日”加以庆祝。[9]自2002年至2021年,蒙古国武装力量共参加了17项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在世界13个国家和地区执行维持和平任务的军事人员累计达1.9万人次。[11]

军事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