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安宫

北京故宫内建筑
咸安宫位于西华门内,清内务府在宫内为三旗子弟及景山官学中之优秀者而开设的官学设于此,称咸安宫官学。咸安宫初名咸熙宫,后又为宝蕴楼。[1][2]民国初期,1914年在咸安宫成立了古物陈列所。咸安宫大门门内就是宝蕴楼,门殿内还有一座卷棚硬山顶的耳房,咸安门东侧是武英殿[3]

基本介绍

清雍正七年(1729年)在宫内设官学,原址位于寿康宫后、长庚门内的咸安宫,为明代建筑,天启年间客氏曾居之。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改建。康熙时废太子允礽曾禁锢于此。雍正六年(1728年)奉旨:咸安宫见在空闲,著设立官学。七年,咸安宫内修理读书房三所。[2]
乾隆十六年(1751年),咸安宫改建后称寿安宫,为皇太后、妃等居住之所。将咸安宫官学移至西华门内、武英殿西,尚衣监处,后因尚衣监年久失修,房屋倾圯,二十五年(1760年)在尚衣监西边为咸安宫官学新建校舍,门三间,门内影壁一座,内为三进院,每进院正房三间,东西厢房各三间,共有房二十七间。新建校舍依官学的名称仍命名为咸安宫。[2]
1912年,咸安宫被火烧毁,仅留下宫门。[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