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艺

中国电影剧作家
原名林启珍。福建福州人。中共党员。1937年肄业于上海美专及新华艺专图案系。1935年参加上海左翼作家联盟,历任发展左联外围组织《文会》负责人,新文字报《我们的世界》领导人,上海救亡歌咏宣传团团员,山东八路军随营学校文化教员,自卫军宣传大队戏剧教员,山东文协《戏剧》主编(之一),山东人民剧团业务指导员,中央电影剧本创作所编剧、中央电影学院编剧班主任,北京电影制片厂编剧、上海电影制片厂文学部一级编剧。1933年开始发表作品。195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电影文学剧本《金银滩》、《马兰花开》、《矿灯》、《阿娜尔罕》(均已拍摄发行),报告文学《一支救亡歌曲的远征军》、《林启兴学》,电影小说《阿娜尔罕》等。

个人简介

林艺,电影剧作家,原籍福建闽侯,1914年出生在云南。她的祖父曾任清朝杭州太守,由于为官清正,也颇有点维新思想。后人把他的遗体安葬在西湖畔的孤山,以志纪念。父亲在清末当过知县,辛亥革命后,弃绝宦海,改营工业。林艺出生后还不到一岁,母亲即猝然长逝。到四、五岁时,父亲把她带到上海托养在寄母、哥哥家。由于失去了母爱,精神上倍感孤寂。她不满传统习俗的[zhì]梏,一心想冲破樊笼,取得独立做人的权利,这是她后来较早地背叛家庭投身革命运动的一个因素。
林艺在初中就读期间,爆发了“九·一八”事变,在拯救国难的声浪冲击下,她热情地投入了抗日救亡运动。及至上海“一二·八”战幕揭开,十九路军办事处便把她们这批爱国学生组织起来,担负起护理伤兵的服务工作。此后,她在进步老师的教育诱导下,阅读了大量的进步文艺作品和革命书籍,社会活动更趋活跃。在1934年冬,她参加了由宋庆龄发起组织的抗日救国团体民族武装自卫会。1935年元旦到夏天,她以女中学生自治会负责人的身份,曾组织同学们公演话剧《娜拉》,并饰演林敦夫人一角。
林艺在中学毕业后,考入上海美专,并担任美专学生救国会负责人,组织美专学生剧团演出《东北之家》等剧。不久,她加入了共青团和左翼戏剧家联盟。1936 年春,她担任共青团上海法南区委委员,根据组织上的指示,兴办南市女工夜校。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她加入上海救亡歌咏团,担任导演并负责戏剧组的工作,随团去浙江江西等地巡回演出,积极进行抗敌救亡宣传活动,以后加入共产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