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仿吾

中国教育家
成仿吾(1897年8月24日—1984年5月17日),原名成[hào],笔名石厚生、芳坞、澄实,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代表、无产阶级教育家和社会科学家、文学家、翻译家。他于1920年创作了处女作《一个流浪人的新年》,并在五四运动后与郭沫若、郁达夫等人一起从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文化活动,建立了著名的革命文学团体“创造社”。成仿吾曾在广东大学任教,并兼任黄埔军校兵器处代理处长。大革命失败后,他流亡欧洲,坚持革命并学习马克思主义。1928年,他在巴黎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主编中共柏林、巴黎支部机关刊物《赤光》。[1][2]成仿吾在中国共产党的教育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曾担任陕北公学校长、华北联合大学校长、华北大学副校长等职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担任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校长,以及东北师范大学山东大学的校长。成仿吾是一位参加过长征的革命文化人,他的贡献和影响在中国文化和教育领域具有重要意义。[3]

人物经历

教育经历

1907年在西门书屋住校读书。
成仿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