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星系团(英文名:Super Cluster),又称二级星系团,是若干星系团松散束缚在一起构成的更高一级的天体系统,20世纪70年代后期,人们发现了超星系团的存在,在超星系团中通常只包含几个大型的星系团,而大部分是很小的星系集团。[1]星系团集聚成超星系团的现象称为星系的超级成团或二级成团。[2]
不同超星系团在天球上的投影位置可能彼此重叠,只有通过红移巡天测定每个星系团的距离之后才能鉴别它们的成员。已经证认的超星系团数目在10个以上,超星系团的质量可高达太阳的一亿亿倍。通常在一个超星系团内只含有2~15 个富星系团,超星系团往往具有扁长的外形,长径范围为60~100兆秒差距,长短径之比平均约为4:1。超星系团内的成员星系团的速度弥散度大约为每秒1000~3000千米。超星系团的存在,表明宇宙空间的物质分布至少在100兆秒差距的尺度上是不均匀的。[2] 简介
超星系团往往具有扁长的外形,长径范围为60~100百万秒差距,长短径之比平均约为4:1;这种扁形结构可以说明超星系团通常有自转。超星系团内的成员星系团的速度弥散度大约为每秒1,000~3,000公里,但各成员星系团之间的引力相互作用要比星系团内各成员星系之间的引力作用弱得多,因而有人认为超星系团可能是不稳定的系统。超星系团的存在,表明宇宙空间的物质分布至少在 100百万秒差距的尺度上是不均匀的。至于是否所有的星系团都是不同大小的超星系团的成员,由于观测资料的极其不足和分析方法上的困难,这个问题还远未取得一致意见。此外,还有人认为超星系团可以进一步成团,形成三级星系团以至更高级的星系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