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学勤

中国革命烈士
茅学勤(1900年-1929年),出生于江苏省江阴县后[chéng]乡学田圩(今属张家港市后塍镇)的一个中农家庭。1920年秋,他离开家乡,考入江阴县乙种师范学校。1922年,茅学勤考入苏州工业专科学校。在学校期间,他意外中奖,获得三千元。他决定将这笔钱用于拯救祖国和人民,回乡办起一所小学,并亲自担任教师。1926年,沙洲农民处在青黄不接之际,十之七八的农户断了粮。茅学勤带领一百多名贫苦农民到妻子的继父、地主朱孔阳家“吃大户”,开仓分粮。这一行动震动了广大农民群众。

简介

1920年秋,他离开家乡,考入江阴县乙种师范学校。1922年,他又考入苏州工业专科学校。一年后,茅学勤意外的中了一次彩票,获得三千元。他想把这笔钱用到拯救祖国和人民身上,便弃学回乡办起了一所小学,亲自担任教师。1926年,沙洲农民处在青黄不接之际,十之七八的农户断了粮。茅学毅然带领一百多名贫苦农民到妻子的寄父、地主朱孔阳家“吃大户”,开仓分粮。这件事震动了广大农民群众。

历史

1927年3月24日,北伐军进驻江阴后,茅学勤参加了县农民协会举办的农运骨干训练班,接受了毛泽东的农民运动思想。训练班一结束,马上回后塍组织农民协会。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爆发后,茅学勤被捕入狱,由于证据不足,于九月间释放回家。这时中共江苏省委特派员钱振标受命到江阴恢复党的工作,茅学勤又在党的领导下从事农运工作。后塍农民协会又重新活跃起来。经过艰难曲折的斗争锻炼和考验,茅学勤在思想上逐渐成熟。这年的11月12日,由钱振标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