砀郡

秦朝时期砀郡
[dàng]郡(公元前225年—公元前202年),秦朝时在宋国旧地设置的一个郡。秦王政二十二年(公元前225年),秦国魏国,因魏国东部有砀山,改大宋郡为砀郡。辖睢阳县、虞县蒙县襄邑外黄县陈留县、雍丘县、大梁县、济阳县单父县栗县酂县、芒县、砀县谯县等21个县,郡治睢阳县(今河南商丘睢阳区)。
砀郡成为秦始皇灭六国前所设置的比较早的27个郡之一。至公元前221年统一中国,分天下为36个郡,砀郡仍为其一。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废砀郡,建梁国
砀郡的芒砀山陈胜埋骨处,也是汉高祖刘邦的发迹之地,刘邦妻吕雉以及辅佐刘邦南征北战的张耳彭越申屠嘉等均为砀郡人。[1]

历史沿革

秦王政二十二年(公元前225年),秦国魏国,因魏国东部的大宋郡内有砀山,而改置称为砀郡,治睢阳县(今河南商丘睢阳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