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骨峰阻击战

抗美援朝期间的一次遭遇式阻击作战
松骨峰阻击战,又称“书堂站战斗”,指的是1950年11月,参与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112师335团1营3连奉命于松骨峰截击南撤的美军第2师的一场战役。[3][6][5][2][1]
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开始入朝作战,在10月25日至11月5日期间中国人民志愿军发起第一次战役,初步稳定了朝鲜战局。为了彻底粉碎美军占领全朝鲜的企图,中国人民志愿军决定对美军发动第二次战役,在第二次战役的西线战场上,中国人民志愿军采取内线作战、诱敌深入、各个击破的战术,在将西线美军吸引至中国人民志愿军预设阵地后,随即对其发起攻势,接着进行双重迂回包围,同时截断美军的退路,形成在清川江南北地区围歼西线美军的态势,迫使美军第2师开始全线向南撤退。[3][7][2][8]
为了给大部队合围赢得时间,聚歼美军,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112师335团1营第3连奉命抢占美军第2师(时任美军第2师师长是劳伦斯·凯泽)向三所里南逃的必经之路——松骨峰对其进行截击。1950年11月30日拂晓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112师335团1营第3连进至松骨岭东侧,适逢美军第2师向北驶来,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112师335团1营第3连即刻抢占了松骨峰东南侧书堂站的无名高地。在美军距离三连最前沿的八班阵地20米时,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112师335团1营第3连向其发起了进攻,双方开始进行激烈的战斗。从早上6时至下午1时,美军第2师进行了5次冲锋,皆被第3连阻击,期间由于弹药[dài]尽,第3连士兵便用枪托、石头,甚至牙齿撕咬杀敌。至下午1时,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112师335团1营第3连牺牲111人,仅幸存7人,毙伤美军500余人,胜利地完成了截击任务,成功阻击美军第2师的南撤。[3][7][2][9][10][8]
松骨峰阻击战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112师335团1营第3连阻击任务的顺利完成,给主力部队聚歼美军赢得了宝贵时间,亦突出了中国人民志愿军英勇顽强战斗精神。因此志愿军领导机关授予3连“攻守兼备”锦旗一面,记集体特等功,第38军授予该连“英雄部队”称号,并被授为“松骨峰特功连”。后来著名作家魏巍依据中国人民志愿军38军112师335团1营第3连的英雄事迹,写成了著名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后经发布致使3连的英雄事迹广为人知,“最可爱的人”亦成了志愿军将士的光荣称号。[5][11][7][2][9][8][10][12]

战役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