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绰络·宝鋆-抖音百科
索绰络·宝鋆(1808年-1891年),满洲镶白旗人,晚清政治人物。他于道光十八年(1838年)成为进士,咸丰时期担任内阁学士、礼部右侍郎和总管内务府大臣。在同治时期,他担任军机大臣,并充任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和体仁阁大学士。宝鋆与恭亲王奕訢、瓜尔佳·文祥等人一起掌管枢务,成为洋务运动时期中央的主要领导者之一,对同治中兴做出了重要贡献。他晋升为武英殿大学士,并参与编纂[zuǎn]了《清宣宗成皇帝实录》《清文宗显皇帝实录》和《清穆宗毅皇帝实录》等文献。宝鋆被谥为“文靖”,入祀贤良祠。[1][2] 生平
宝鋆为道光十八年(1838年)进士,授礼部主事,擢[zhuó]中允。咸丰五年(1855年),擢礼部侍郎。十年(1860年),任 总管内务府大臣。时英法联军内犯,咸丰帝逃往热河(今承德),命提库银二十万两,修葺[qì]行宫。宝鋆认为国用方亟,坚持反对。咸丰帝大怒,欲以严谴,适逢宝鋆管辖之三山被英法联军劫掠,咸丰帝降诏深切谴责,降五品顶戴。 咸丰十一年(1861年),咸丰帝崩于热河,同治帝回京,宝鋆以户部右侍郎在军机大臣上行走,旋兼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同治元年(1862年),转户部左侍郎,不久,擢户部尚书。同治三年(1864年),加太子少保。同治十一年(1872年),转吏部尚书,晋太子太保。十二年(1873年),兼翰林院掌院学士,十三年,授协办大学士,转兵部尚书,拜体仁阁大学士,管理吏部。光绪三年(1877年),晋武英殿大学士。五年(1879年),晋太子 太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