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塔尔是维吾尔族拉弦乐器[1],名称来源于波斯语。“萨”是“三”的意思,“塔尔”则是“弦”的意思,合起来为“三弦”之意[2]。清代将“塞他尔”列为回部乐[1]。 萨塔尔是木制瓢形琴箱,琴杆较长,与弹拨乐近似。指板上缠有十八个丝弦品位,以钢丝弦一根作为主奏弦,另有九至十三根共鸣弦,奏时以左手食、中指按主奏弦,右手持马尾弓(可以小提琴弓代用)擦弦发音,其余各弦产生共鸣,音色清净而优美,多用于伴奏木卡姆及木卡姆散板序引的演奏[1]。 萨塔尔历史悠久,10—12世纪在阮琵琶(多兰热瓦甫)和突厥古老乐器库布孜的基础上创制而成。毛拉·艾斯木吐拉穆吉孜撰写的《乐师史》中记 载,萨塔尔于14世纪,维吾尔族民间已出现。这种乐器,《律吕正义后编》中将其称为“塞他尔”,“司二弦一人,回名“塞他尔”。清《皇朝礼器图式》中将其列入宫廷回部乐,亦称其为“塞他尔”。《清史稿》中关于其形制的记载:“塞他尔,形如匕,丝弦二,钢弦七,木柄通槽,下冒以革。面平背圆,柄有线箍[gū]二十三道,如琵琶之品。以九轴绾[wǎn]弦,柄端二轴绾丝弦。”已与现代萨塔尔相近。最早流行于南疆喀什一带,后来逐渐传至北疆和东疆各地,如今它已流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各地,成为维吾尔族人民喜爱的拉弦乐器[2]。 神话传说
萨塔尔是维吾尔族拉弦乐器,相传远古时候,安拉用泥巴捏成人,让灵魂进入人体时,灵魂不愿进入黑暗的人体,安拉便制作了一把萨塔尔置于人体,奏出美妙动听的乐曲。灵魂听到这动听的音乐, 便情不自禁地跳着萨玛舞,进入了人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