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号空间站(俄语:Мир,英语:Mir,兼有“和平”与“世界”之意)是苏联建造的一个轨道空间站,苏联解体后归俄罗斯。它是人类可长期居住的空间研究中心,同时也是首个第三代空间站,经过数年由多个模块在轨道上组装而成。[1] “和平”号空间站是人类首个可长期居住的空间研究中心,经过数年由多个模块在轨道上组装而成。空间站全长32.9米,体积约400立方米,重约137吨,其中科研仪器重约11.5吨。它是在太空工作时间最长、超期服役时间最长、工作效率最高、接待各国宇航员最多的太空站,俄罗斯宇航员波利亚科夫创造了单人连续在太空飞行438天的最高纪录。[5]“和平号空间站”核心舱共有6个对接口,可同时与多个舱段对接,[6]和平号运行15年,绕地球8万 多圈,完成24个国际科研计划,进行了1700多项、16500个科学实验,帮助15个国家完成了空间研究;接待过44个考察组,135位宇航员,分别来自俄罗斯、美国、法国、德国、叙利亚等12个国家。[7] 它于1986年2月20日升空,原本设计寿命是5年,后来因为俄罗斯资金匮乏,从1999年8月28日起,它就进入无人自动飞行状态,2001年3月20日最终坠入大气层焚毁,完成其历史使命。[3]
结构模块
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