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工学院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珞珈山,其前身为1893年由湖广总督张之洞创立的自强学堂,1928年更名为国立武汉大学。该校由著名科学家、教育家李四光选址、规划并筹措资金,由美国建筑师开尔斯负责设计建造,是一所具有中西合璧风格的近代大学校园建筑群。学校建设历时七年,即从1930年至1936年完成。2001年,武汉大学工学院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
历史沿革
武汉大学工学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当时湖广总督张之洞创办了自强学堂。1928年,学堂正式更名为国立武汉大学。工学院的建筑群由李四光选定地址、规划设计,并由美国建筑师开尔斯主持设计,体现了中西合璧的特色。这一建筑群从1930年开始建设,直至1936年完工。在1953年的全国院系调整中,武汉大学工学院的部分院系被调整至其他高校,如机械系、电机系分别调整至华中工学院,这些专业的实力至今仍保持领先地位[2]。
校园设施
武汉大学工学院占地约200公顷,建筑面积达7万平方米。校园内设有文、法、理、工、农五大学院的大楼以及图书馆、体育馆、华中水工试验所、学生宿舍、餐厅、俱乐部等设施。此外,还有18栋教授住宅楼、牌楼、水塔等建筑。整个建筑群不仅遵循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原则,还融入了西方建筑元素,实现了建筑艺术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