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斑纹泥龟-抖音百科
斑纹泥龟(Tabascomudturtle),拉丁学名Kinosternonacutum。斑纹泥龟出没在墨西哥加勒比海低地,从韦拉克鲁斯中部往东南方向到危地马拉北部和伯利兹城(洪都拉斯首都)。它显然没有分布在尤卡坦半岛的北部区域。卵生繁殖方式。斑纹泥龟产卵的季节通常发生在3月和4月间。习性生活在湖泊、小溪、低海拔的临时性池塘以及海拔高度不超过300米的潮湿林地中。 物种简介
雌性达到性成熟需要5-7年的时间,背甲长度为9-10厘米。Iverson在7月观察到了它们求爱与交配的过程,Berry和Legler还有Iverson在检查了一些雌性的生殖腔后作出推断,每窝蛋的数量一般有3-5个,或许一些雌性会在每个季节多下一窝蛋。他们猜测雌性在初期的潮湿季节变得活跃的时候也是卵泡发育的开始,产卵或许在10月或11月的潮湿季节完成。所产下的蛋都不大,平均长度是27.2mm(24.6-29.4);平均宽度为15.2mm(13.5-16.5);估计每个蛋的平均重量为3.7克。 由Schmidt于1947年命名,椭圆形的背甲呈略微的扁平,颜色大多为褐色,体长可达到17.5厘米。成体的背甲中央没有凸出的脊椎龙骨,相反的,在幼体时,有三 条纵向的、较为模糊的脊椎龙骨。盾甲略微的重叠,外壳在腹甲的甲桥处收缩。第1、5块椎盾的宽度大于其自身的长度,但第2-4块却相反,却是长度大于宽度,第1块椎盾与前方的2块缘盾相接触。第10块缘盾偶尔也是第11块,它的位置高于在这之前的9块盾甲。狭窄的腹甲前后各有一块铰[jiǎo]链盖,后方的那块末端有凹槽。腹甲前铰链盖与后铰链盖的宽度分别小于背甲最大长度的40%和35%。而甲桥的长度却是背甲最大长度的21%-26%,腋下盾甲和腹股沟盾甲相接触。腹甲与甲桥通常是黄色并有黑色的接缝线。腹甲上盾甲大小排列的顺序为:腹盾>肛盾>肋盾>喉盾>臀盾>胸盾。头部较为宽阔,有着一幅突出的口鼻,上颚适度的呈现出钩状,下巴有四条触须。头顶处是咖啡色,两侧及底部的颜色比较明亮(或许存在着一些色斑或斑纹)。颈部、四肢和尾巴是浅灰色。雄性的大腿和下肢有角质的连结物,雄性与雌性的尾巴末端都有角状的尾刺。除此之外,我们可以察看后腿内侧有无刻度状的角质连结体来辨别雌雄,雄性的体型较大,尾巴长而粗;而雌性体长通常在15厘米左右,尾巴较短。斑纹泥龟可以忍受较高的水温,即使在42℃时,它也可以安然无恙。在潮湿的月份,它的活动最为频繁,而每年的7-9月,是它们活动最少的时期。此时,它会花上更多的时间来度过炎炎的夏日,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夏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