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息

春秋晋国有史记录的第一位相国
荀息(?—前651年),名黯,字息,本氏原氏,称原氏黯、荀叔,后改为荀息。出生于翼城县息城,被认为是晋国历史上第一位相国[1]
在晋武公统治时期,荀息就已经是晋国的大臣。晋武公灭翼后,任武公大夫。晋武公灭荀国后,以荀国旧地赏赐原氏黯为邑,原氏黯从此以荀为姓,史称荀息。荀息向晋献公献计,用北屈的良马、垂棘的玉璧献给虞君,假道虞国而伐虢。晋国成功灭掉虢国后,又乘虞国毫无戒备,发起袭击,灭掉虞国。荀息因灭虢袭虞有功,为晋献公所重用。晋献公病重时,将年幼的奚齐托付给荀息,并任命他为太傅。晋献公病逝后,荀息立奚齐为国君,后又立奚齐的异母弟卓子为国君。在骊姬之乱中,里克等人杀死卓子和骊姬,荀息深感有负于献公,遂自杀。[1]

人物生平

荀息(?~公元前651年)名黯,字息,本氏原氏,称原氏黯。春秋时代晋国大夫。曲沃晋武公灭翼后,任武公大夫。后晋武公灭荀国(今山西襄汾县荀董村附近)后,以荀国旧地赏赐原氏黯为邑,原氏黯从此以荀为姓,史称荀息。据史料记载,荀息出生于翼城县息城。
晋武公逝世后,其子诡诸继位,即为晋献公。晋献公遂下决心灭虢,荀息当即献计,请晋献公可用北屈的良马、垂棘的玉璧,献给虞君,假道虞国而伐虢。晋献公从策划出兵,到借道灭亡虢国和虞国,前后用了约5年时间。荀息因灭虢袭虞有功,为晋献公所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