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自由主义

资产阶级要求自由发展经济的理论
经济自由主义又称自由放任主义,是资产阶级要求自由地发展经济、反对国家干预的一种理论和政策。它是18世纪随着工业资产阶级的兴起而产生的,亚当·斯密李嘉图对这一理论有过积极的倡导和发展[1]
经济自由主义认为追求个人利益,是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根本动机,只有充分发挥资本家的利己性,使之自由地进行经济活动,才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和财富的增加。所以他们主张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反对国家干预经济,认为给社会以最大自由的政府,才是最好的政府。此外,经济自由主义在扫除封建主义和重商主义的限制、促进资本主义发展方面,起到过进步作用,但也加剧了其生产的无政府状态[1]
经济自由主义分为古典经济自由主义和新经济自由主义。20世纪30年代,古典经济自由主义的统治地位被凯恩斯国家干预主义取代。20世纪70年代,在凯恩斯主义面对经济滞胀局面而束手无策的形势下,新的经济自由主义又出现[2]

概述

亚当·斯密宣扬“一只看不见的手”的原理,对经济自由思想做了进一步的发挥。“自由经济”思想是斯密整个经济学说的中心,李嘉图也阐明过同样的思想。经济自由主义在资本主义世界是长期发挥重要作用的思想主张。经济自由主义者并非无政府主义者,他们并非一概反对政府的作用,然而在绝大多数的案例中,他们的研究结果都表明,政府的干预过度了。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一书中,认为在商品经济中,每个人都以追求自己的利益为目的,在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导下,即通过市场机制自发作用的调节,各人为追求自己利益所做的选择,自然而然地会使社会资源获得最优配置。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国家干预主义取代了经济自由主义而占据统治地位。到了70年代,在凯恩斯主义面对“滞涨”局面而束手无策的形势下,资本主义世界又纷纷兴起了新的经济自由主义思潮。它认为:生产资料私有制是一切经济活动的前提,特别是市场经济中一切活动的前提;交换和市场的自发运行有充分 的效率;自由贸易是最好的外贸政策。新自由主义是坚决反对政府的过多干预。新自由主义不同于斯密经济自由主义之处在于,斯密经济自由主义主张实行完全自由放任,新自由主义则一般都主张在国家干预下强调经济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