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拉尔德·楚尔·豪森

德国埃朗根-纽伦堡大学教授
哈拉尔德·楚尔·豪森(1936年-2023年),德国病毒学家,曾因发现看似良性的人乳头瘤病毒会引发宫颈癌而荣获2008年诺贝尔医学奖[1]
哈拉尔德·楚尔·豪森1936年出生于德国盖尔森基兴。1976年,他提出了人乳头瘤病毒(HPV)是宫颈癌病变主要诱因的假说,他与合作者一起于1983年4月在宫颈癌中确定了HPV16和HPV18病毒,这项研究直接为2006年面世的宫颈癌疫苗奠定了基础。[2]
2023年5月28日,哈拉尔德·楚尔·豪森在德国海德堡家中去世,享寿87岁。[3]

人物经历

哈拉尔德·楚尔·豪森,德国人,出生于1936年,36岁担任德国埃朗根-纽伦堡大学病毒学教授,并开始研究人乳头状瘤病毒(HPV)等病毒与宫颈癌之间的关系。他用了十多年时间终于发现某些类型的HPV就是宫颈癌的病原体,这一发现为开发出宫颈癌疫苗打下了基础。豪森现任职于德国癌症研究中心。200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哈拉尔德·楚尔·豪森成果:发现导致宫颈癌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