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奥塞梯-阿兰共和国

位于俄北高加索地区的国家
1
2
北奥塞梯-阿兰共和国位于俄北高加索地区,与印古什共和国、车臣共和国及格鲁吉亚亚毗邻而居,首府为弗拉季高加索。北奥塞梯-阿兰共和国面积8000平方千米,人口70.2万(2018),其中奥塞梯人占60.7%,俄罗斯人23.2%,印古什人5%,亚美尼亚人2.4%。北奥塞梯-阿兰共和国辖8个区、2个共和国直属市、4个区直属市、3个市内区、7个城镇、91个行政农庄。由于与车臣接壤,该地区曾多次发生车臣非法武装发动的恐怖袭击事件,最著名的是别斯兰人质事件。该地区于1924年7月成立北奥塞梯自治州,1936年12月改称为奥塞梯自治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1991年改为现名。[1]
北奥塞梯-阿兰共和国位于大高加索山脉北坡,南部为大高加索山分水地带,海拔多在3000~4000米以上,最高峰卡兹别克山海拔5033米;中部系海拔1000~2500米的中山地带;北部为山前低山、丘陵及河谷平原。北奥塞梯-阿兰共和国属温带季风性气候,山前地带1月平均气温-4℃,7月20~24℃,年降水量450~800毫米;主要河流为捷列克克河的支流阿尔东河及乌鲁赫河。山前河谷平原为黑土-草原带,山地随海拔升高分别为山地棕色森林土-阔叶林(山毛[]栎树鹅耳枥)带、山地灰化土-针叶林带、亚高山草甸土带、高山苔原带及高山冰雪带。[1]
北奥塞梯-阿兰共和国有石油、铅、锌、锑、银等矿藏,多矿泉水力资源丰富。北奥塞梯-阿兰共和国经济较落后。工业以铅、锌矿开采及冶炼、机械修造(仪表、机电设备等)、食品(淀粉-糖浆、罐头)和木材加工为主。山区建有小型梯级水电站。北奥塞梯-阿兰共和国以灌溉农业为主,主要种植谷物(小麦、玉米)、向日葵及葡萄,乳-肉用畜牧业较发达;有铁路支线通北高加索干线铁路,并有公路穿越大高加索山与格鲁吉亚相连;设有北奥塞梯山地自然保护区;建有卡尔马东、坛塔米斯克及采伊疗养区;主要城市除弗拉季高加索外,还有莫兹多克别斯兰等。[1]

人口民族

北奥塞梯人具有高加索人血统,绝大多数居民为奥塞梯族,与南奥塞梯人同属一个民族,大多数居民信仰基督教。除奥塞梯人和俄罗斯人外,北奥塞梯境内还有印古什人、亚美尼亚人、格鲁吉亚人和乌克兰人,总人口约50多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