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圆箓-抖音百科
王圆箓[lù],1849年出生于陕西,[2]是驻守在莫高窟的道士,[3]于1931年去世。[4] 王圆箓因家乡连年灾荒,被迫外出谋生,后流落至酒泉入道修行,[3]后云游到敦煌,看护莫高窟,清理洞窟积沙。1900年,王圆箓在清理积沙时意外发现了藏有写经、文书和文物6万多件的藏经洞(即莫高窟第17窟)。[2]藏经洞发现之后,王圆箓自知经卷宝贵,保护经卷责任重大,先后寻找敦煌县令严泽、新知县汪宗翰、肃州兵备道官员廷栋等,给远在万里之外的朝廷写过密信,期望经卷能够得到妥善保护,但都没有结果。同时西方文化掮[qián]客纷纷来到中国,掠夺中国的文化珍宝。[5]敦煌的大量珍贵文物经过他的简单交易流失海外。[2] 王圆箓于甘肃敦煌莫高窟第一十六窟发现藏经洞里三件唐拓本之一的唐太宗行书《温泉铭》,在季崇建著作、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金石长寿——慎堂藏拓注释与题跋.初编》一书中被提及是现存最早有纪年之拓本。[6] 王圆箓发现藏经洞,让6万余件晋朝到宋朝的写本、刻本及各类文物,在封藏近千年后重见天日。这是人类近代文化史上的一次重大发现,推动了东西方学者的竞相整理和研究,并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开始形成了一门新兴学问——敦煌学。[3] 人物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