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绿园

清代文学家
李绿园(1707年-1790年),原名李海观,字孔堂,号绿园,亦号碧圃老人。清代文学家,长篇古典小说《歧路灯》的作者,原籍洛阳市新安县北冶乡马行沟,生于宝丰宋寨(今平顶山市湛河区曹镇乡宋家寨)。

人物生平

清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李绿园考中丙辰恩科举人。到40岁时,他三次赴京应试,都名落孙山,最后一次科考后,就留京谋职,当了3年教师。后经其学生举荐,李绿园被皇帝选任江浙漕运之职。从此,李绿园开始了他“舟车海内”的宦游生涯。晚年任思南府印江县(今属贵州)知县。20年中,他走遍大江南北,阅尽人世间百般风情,身经了宦海中沧桑变幻,留下了许多诗文名篇,并于乾隆十四年(公元1749年),开始创作长篇小说《歧路灯》。
李绿园
乾隆四十年(公元1775年),李绿园68岁,方回老家宋家寨。居家期间,他把《歧路灯》书稿重新修改一遍,到70岁时才脱稿刻印。《歧路灯》主要以康、乾盛世社会生活为背景,反映了富家子弟谭绍闻如何由一个败家子到浪子回头重振家业的故事。这也是一部中国小说史上仅有的以“浪子回头”为题材的长篇白话小说。作为一部文学作品,李绿园用他的巨笔丰富了我国文学艺术的人物长廊,这部伟大作品为后人了解封建社会提供了宝贵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