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顶

五台山最大的喇嘛寺院
1
4
菩萨顶又称大文殊院、真容院,位于山西五台山[jiù]峰上,是五台山最大的喇嘛寺院,也是国务院确定的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之一。[1]
菩萨顶是黄庙首府寺庙,始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历经修[]宋真宗时期命名为真容院,重建后被赐额“奉真阁”。明代期间多次受到皇家的重视和勒赐,如明永乐初的大文殊寺建设和文殊镀金像的塑造,以及明宪宗时的梵文藏经等。在清代,菩萨顶先是青庙,后改为黄庙。清康熙年间,黄庙成为喇嘛寺庙,而菩萨顶成为其首府,统管其他黄庙的事务。受到皇家的勒令,大喇嘛老藏丹巴在康熙年间按照宫室形制重修了菩萨顶。[1][2]
寺庙总面积为9160平方米,包含121间殿堂房屋和8通石碑。布局分为前、中、后三部分,其中中部分为主体建筑。这一部分包括三院:中院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以文殊殿为主体建筑,四周设有钟鼓楼、配殿和廊房。东院是大喇嘛方丈院,而西院是行宫院。庭院组成了后部分,其中大锅院是主要院落。[1][2]
菩萨顶的建筑多为清代遗物,1983年被列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庙,200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座寺庙承载着悠久的历史与文化,体现了中国古代宗教建筑的精湛工艺和重要价值。[1]

地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