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缘堂

丰子恺故居
京杭大运河自杭州流至桐乡县石门镇,形成一个120度的大湾折向东北,在转弯附近,有一幢坐北朝南的宅院,这便是现代著名画家、文学家、美术音乐教育家丰子恺的故居缘缘堂。缘缘堂”不仅是丰子恺的现实家园,更是他的精神家园。[1]
民国27年1月,缘缘堂被侵华日军焚毁。当年2月,流亡在江西萍乡的丰子恺得悉消息后,奋笔疾书《还我缘缘堂》《告缘缘堂在天之灵》《辞缘缘堂》等文章,愤怒斥责日本侵略军的残暴行径。[1]
抗日战争胜利后,丰子恺曾回故乡凭吊缘缘堂遗址。[1]
1975年清明,丰子恺又重游石门,再一次专程凭吊缘缘堂遗址。[1]
1984年,桐乡县人民政府在原址按原貌重建。丰子恺生前挚友、新加坡佛教总会副主席广洽法师为重建故居慨然捐资,重建后的缘缘堂目前只有两件物品为原物,一是柱子的一块基石,二是当年被战火烧焦的大门。[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