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经济区

位于亚欧大陆桥东部桥头堡区域
淮海经济区(英文名:Huaihai Economic Zone)[2]位于亚欧大陆桥东部,东连沿海经济带,西襟中原经济区,南接长三角城市群,北临环渤海经济圈,总面积约9.6万平方千米[1],涉及苏鲁豫皖四省,包含徐州、连云港宿迁宿州淮北商丘枣庄济宁、临沂、菏泽10个核心城市,并以徐州作为中心城市。[1]截至2022年末,淮海经济区常住人口6537.09万人。[5][6][7][8][9]
1986年,淮海经济区成立,当时由江苏山东河南和安徽4个省份的20个城市组成。[4]2010年5月,淮海经济区核心区城市市长会议在徐州召开。2017年6月,国务院批复徐州市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2018年10月,国务院批复《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首次在国家层面正式明确徐州、淮北菏泽济宁、临沂、连云港商丘宿迁宿州枣庄10个市为淮海经济区核心城市。[19][4][20]2023年3月24日,第五届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座谈会在山东省临沂市召开,国家发展改革委地区司派员参会。[21]2024年,两会受权发布《关于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制定淮海经济区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被写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融合发展的政策举措。[22]
淮海经济区位于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地区,交通便捷,人口密集,资源丰富,是国家重要的粮食、能源矿产和制造业基地,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占有重要地位。[23]淮海经济区经过二十多年的联合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据统计数据显示,至2004年底区域国内生产总值已突破万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超过1000美元。2009年,区域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2185.83亿元,整个“十五”期间区域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速在18%。淮海经济区是全国区域经济合作组织中发展比较好的,也是国家发改委重点联系和指导的区域合作组织。[1]截至2023年末,淮海经济区10个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2670.35亿元。[15]
淮海经济区是“一带一路”倡议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海陆通道交汇点,位于新亚欧大陆桥东端,陇海兰新沿线流通大通道为全国五条东西向流通大通道之首,通过该通道,可连接乌鲁木齐西宁兰州西安郑州连云港等城市。[24]淮海经济区的知名大学有中国矿业大学江苏师范大学江苏海洋大学淮北师范大学宿迁学院宿州学院枣庄学院等。[25]

历史沿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