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叔夜(1065-1127),字嵇仲,信州永丰(今江西广丰)人[a],张耆曾孙[b],北宋末期将领。[1][2][4]
张叔夜早年因祖上的荫庇任兰州录事参军,任上筑西安州抗击羌人,使兰州无虞。后历任襄城、陈留知县,通事舍人,舒、海、泰三州知州。因堂弟张克公弹劾蔡京,受蔡京迁怒,被贬。大观四年(1110年)又被起用,历任秘书少监、中书舍人、给事中,库部员外郎,开封少尹,赐进士出身,又任礼部侍郎,后为蔡京忌恨,外放为海州知州。宣和三年(1121年),镇压宋江起义有功,加直学士,升任济南府知府。后又除山东盗贼有功,升龙图阁直学士、青州知州。靖康之变中,张叔夜任南道都总管,后入京勤王,任签书枢密院,与金军大战,失败后随宋钦宗被金国掳走,途中自缢而死,终年六十三岁。南宋朝廷为表彰张叔夜,追赠开府仪同三司,谥号“忠文”。[1][3][5][6] 南宋尤袤《遂初堂书目》载有《张叔夜集》,今已不传。宋代抗金名臣李纲称赞张叔夜:“忠于国家大节,古人也不过如此。”张叔夜因在历史上击败宋江,在《水浒传》等古典小说的重要情节中均有出现。[1][3][4][7] 人物生平
筑州御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