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东一路

位于上海黄浦滩的道路
中山东一路地处黄浦滩,位于上海老城厢以北,属旧城厢以外,[1]故有外黄浦滩之称,简称外滩,亦称黄浦滩。
其实临江一面均称“外”,诸如苏州河上的桥临江一面的称外白渡桥,洋泾浜上临江一面的桥也加上“外”叫外洋泾桥。
上海开埠前,黄浦滩一带人烟稀少,浜河纵横,是芦苇丛生的荒滩。鸦片战争以后,英国殖民者对“利于贸易运输,有发展余地”的黄浦滩十分垂涎。如今的外滩,已成为上海国际大都市的一个形象窗口,沪上重大文化活动汇集地,申城旅游揽胜最佳境,都市景观新亮点。

简介

根据中英《南京条约》,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上海辟为通商口岸。英方即擅自规定吴淞江(苏州河)口至洋泾浜(今延安东路)的1168米黄浦江面为洋船停泊区。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英国领事巴富尔经同上海道台宫慕久商定《上海土地章程》公布,议定黄浦江以西,洋泾浜以北,李家场(厂、店)今北京东路以南地区为英人居留地,“租给英商建屋居住”。次年议定以界路(今河南中路)为西界,占地830亩,租界开始形成,此后租界不断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