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第一次西征

1218年成吉思汗等指挥的战役
蒙古第一次西征又称蒙古征服花剌子模战争,战争爆发于1219年,蒙古因“讹答剌事件”出兵攻打花剌子模,1225年春,打败花剌子模,横扫中亚蒙古西征部队回到蒙古,蒙古第一次西征结束。同时也揭开了十三世纪长达四十余年的蒙古帝国三次西征的序幕。[1]
13世纪初,成吉思汗的蒙古帝国统一蒙古高原,逐步将西夏金国西辽等周边国家陆续收归版图。蒙古帝国称霸东方后,开始计划向西发展。蒙古帝国西边的接壤的花剌子模幅员辽阔、实力雄厚,不仅控制着中国中东之间的商路,还在与蒙古帝国贸易中赚取了大量的财富。讹答剌事件后,蒙古与花剌子模开始交恶,1219年夏,成吉思汗率军攻打花剌子模,展开了第一次西征的序幕。[1][4]
1219年秋,成吉思汗率领15万蒙古大军先后攻占讹答剌城、不花剌城,在花剌子模新都撒麻尔干(Samarkand)彻底击溃对手。后为追击逃亡的花剌子模国王摩诃末,蒙古大军先后攻入波斯和南高加索地区,横扫钦察草原、俄罗斯平原南部及乌克兰地区。1223年,击败了斡罗思(俄罗斯)诸国王公与钦察人的联军的哲别、速不台统领的部队与成吉思汗部队会合,返回蒙古。1225年春,西征部队回到蒙古,蒙古第一次西征结束。[1][3]
蒙古第一次西征促进了东亚地区和西方联系,使蒙古势力深入到中亚东欧等地,为后来的钦察汗国和伊利汗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对世界历史发生了深远的影响。[1][4][2]

战争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