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大学历史系

台湾大学历史系
台湾大学历史学系成立至今已逾八十年。1928年,日本殖民政府设置台北帝国大学,台大历史系前身即为帝大文政学部下设之史学科,是台湾第一个历史学教研机构。史学科阶段历17年,中国史、西洋史与日本史领域皆有名师坐镇,东南亚史(南洋史)与人类学观点下的台湾史研究(土俗人种学)尤为其特色。[1]

历史沿革

1945年11月,台大历史系改制为台湾大学历史学系。原史学科教员离台返日的同时,一批优秀的历史学家由中国大陆来到台湾,任教台大历史系,将近代中国的史学方法与成果移植至台湾,成为台大历史系的珍贵传统。在50、60年代政治与社会环境不利的条件下,台大历史系师生仍谨守学术分寸,续领史学潮流。60年代後期,许多曾负[]海外的学者以各种方式启发研究者与学子,并引入欧美社会科学的方法,为台湾史学界注入新能量、开创新领域,台大历史系师生是这波潮流的主要实践者。於此同时,国内历史系所亦竞相设立,各有其特色与优势,与台大历史系既相互合作又良性竞争,促使台湾史学进一步蓬勃发展。
80年代中期起,受益於政经环境改善,台大历史系的史学研究更趋自由与多元,特别在台湾史与西洋史领域,发展尤其显著。自90年代後期,世界史研究受到重视,台大历史系也加强世界史师资,特别是欧洲史及东亚史领域。此亦反映台大历史系引领史学新方向的努力。
台大历史系含大学部、硕士班及博士班。硕士班与博士班分别设立於1957、1967年,皆为国内历史教育机构之创举,目前采系所合一的制度。台大历史系目前专任教师约三十名,学术专业为中国史之教师约占一半,另一半则分属台湾史与世界史(以欧美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