涴市镇位于松滋市东北部,地处长江南岸,因江水在此北折东流,呈回曲之貌而得名。国土面积148平方公里,为平原湖区地貌。涴市镇辖17个行政村292个村民小组、1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47432人(2017)。形成了以生产无纺布系列产品、造纸、机械加工和制造、农副产品加工、石油开发为主体的工业经济体系。 概况
面积148平方公里,总人口17775人(2018年)。辖1个居委会、17个行政村。镇政府驻涴市。
历史沿革
相传远古时期,此处伸向长江一里余,大江西来在此北折东流,呈涴演回曲貌,这里兴起集市后,得名涴市。解放初属沙道观区。1950年属第三区。1951年除泰山、龙台、沙镇三乡仍属第三区外,其它乡均划入第十区。1955年,第三、十两区合并为大同区。1957年改称沙道观区,区政府驻沙道观镇。1958年成立大同公社。1961年恢复大同区,区公所迁驻米积台。1975年撤销大同区,成立涴市、沙道观两个公社。1976年,两社合并为沙道观公社,公社机关驻沙道观镇。1978年更名为涴市公社,公社机关迁驻涴市。1984年成立涴市区,下辖大同、采穴、复兴场、五星4个乡和涴市镇、米积台镇。1987年撤区并乡,涴市镇、采穴乡、复兴场乡合并为涴市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