鸊鷉(pì tī),[1]为鸊鷉目鸊鷉科游禽,[2][3]共有7属22种。[3]鸊鷉体形似鸭,趾有瓣蹼,[1]体长20至78厘米不等,上体主要为浅灰色或浅褐色,往下颜色渐淡,至下腹部为白色,[3]嘴直而尖,翅短而尖,尾羽几乎无羽或仅少量绒羽,雌、雄差异不大,冬羽、夏羽色差异大。[4]鸊鷉鸣声为多种形式的哨声和吠声,[3]生活在河流、池塘、沼泽等多种水域,以鱼类、水生动物为食,潜于水中觅食。[4]鸊鷉的窝卵数通常为2-4枚,高纬度种类为3-8枚。鸊鷉分布于南北美洲、欧亚大陆、非洲和澳大利亚。[3] 小鸊鷉、黑颈鸊鷉和凤头鸊鷉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于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5] 物种简介
鸊鷉(拼音pìtī):构成鸊鷉科(Copymdidae)和鸊鹈[tí]目(Colymbiformes)的各种水鸟之一,它们与潜鸟亲缘关系密切,但以瓣趾代替蹼,有一发育不全的尾,十分擅长潜水,能在水下作长距离游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