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镇起义

北魏末年发生的武装起义
六镇起义是北魏末年北方六镇戍兵和各族人民大起义。[1]
北魏正光四年(公元523年),怀荒镇(今河北张北境)镇民因柔然劫掠,向镇将于景请求赈济。于景不与,镇民愤而杀景。其后不久,沃野镇(今内蒙古五原北)士兵破六韩拔陵聚众起兵,揭开了六镇起义的序幕。其后起义军攻下武川和怀朔,进而全部控制了六镇。[1][2]
孝昌元年(公元525年),北魏为镇压各地起义,求助于柔然。[3]柔然自武川西向沃野出兵帮助北魏镇压义军,起义失败。北魏王朝将被俘义军和六镇居民20万人分徙于冀、定、瀛三州(治今河北冀州、定州、河间)[3]六镇部民起义一直坚持到永安二年(公元529年),尔朱荣葛荣余部韩楼,六镇起义至此彻底失败。[2][4]
六镇起义,沉重打击了渐趋腐朽的北魏政权,影响遍及各地,引发了关陇、河北人民起义。[3]

历史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