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涣古城

国家AAAA级
临涣古城位于濉溪县城西南约35公里处;现存有古城墙、文昌宫城隍庙、蹇叔墓、嵇康旧居、传统老街、特色古茶馆、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等。 临涣的历史文化,可追溯至4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临涣古城地处淮北市西南40公里处,临涣古城东城门处的古城墙保护较差,古城下麦地南侧立有一块石碑,石碑上的字迹已经模糊不清,经过仔细辨认,才可以发现这块石碑为1986年7月临涣古城遗址被评为全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时所立。 站在临涣古城的土城墙上放眼望去,满目皆坟,仅此处百余米长的城墙上,就有近百个大小不一的坟墓,据介绍,此处的坟墓以上世纪80年代的居多。近年来,当地政府虽在农村大力推广火葬,但当地部分居民土葬的习惯一时难以更改。临涣古城城墙上旧坟未平,新坟又起,有的地方都埋了两三层坟,临涣古城土城墙的表土层植被日渐减少而裸露在外,大风吹扫、雨水冲刷,使临涣古城城墙遗址正面临着土崩墙塌的境地。[1]
临涣古城是历史文献记载的先秦两汉时期重要城址,为我国目前保存状况较好的秦汉城址之一,临涣城址城墙略呈方形,南临浍河(古称涣水),其东、北、西三段基本保存完好,南城墙仅部分残存。其城墙总长约5802米,高5至7米不等,墙体系夯筑而成;城墙有豁口12处,凸出城墙外侧的台墩形遗迹8处,城墙四个拐角有角楼基础,城外除南面系利用天然河道外,其余三面均存在护城河,总长达4.2千米,宽5~10米,部分河道淤塞。[2]
2006年5月25日,临涣城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

历史沿革

临涣镇古称“[zhì]”,多见于古文献记载。铚邑在春秋时期属于宋国战国时属楚国,秦时置铚县,隶属于泗水郡,为区域性政治、经济、军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