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阳古城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晋阳古城位于中国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是一处古城遗址。始建于春秋时期的周敬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97年),被焚毁于北宋太平兴国七年(公元979年),占地200平方公里。[5][1]
晋阳古城最初由晋国公卿赵简子的家臣董安于建造,因城池建在晋水之阳(古以北为阳)而得名晋阳。[5]晋阳不仅见证了赵国的崛起,也是多次历史变革的关键舞台,一直是政治与军事的重镇。东魏北齐时期,晋阳更是权力中心。[4]2002年,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承担起晋阳古城遗址的考古调查与发掘。[1]到2023年7月止,晋阳古城遗址考古发掘了3座隋唐瓷窑遗址和9处灰坑,还有大量窑具和瓷片等遗物。专家指出,这些遗址是山西地区目前发现最早的瓷窑遗址,填补了相关研究的空白,具有重要意义。尽管瓷窑遗址已经遭到破坏,但在发掘区内共计出土了近万件瓷片,这些发现对中国古陶瓷研究具有重要意义。[6]
2001年6月,被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010年10月列入中国首批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7]2022年11月18日被国家文物局列入《大遗址保护利用“十四五”专项规划》。[8]2024年1月19日晋阳古城考古博物馆对外开放运行。[9]

命名

晋阳古城遗址位于晋源区,最初建筑晋阳城的是晋国公卿赵简子的家臣董安于。董安于创建晋阳古城时间大约在公元前497年以前,因城池建在晋水之阳(古以北为阳)而得名晋阳。[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