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居寺,位于北京市房山区境内,始建于隋末唐初,北京地区著名的寺院之一,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1][2] 云居寺占地面积70000多 平方米,寺内珍藏着石经、纸经、木板经及众多文物古迹,其中尤以14278块石刻佛教大藏经著称于世,被认为是中国佛教文化宝库之一。[3]1937年七七事变后,云居寺遭日军焚毁,寺中文物也被洗劫。新中国成立后,云居寺修复工程全面启动。[4]1961年3月4日,云居寺塔及石经被国务院首批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1]2001年荣列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同年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双认证。[1]2006年,云居寺成为北京市唯一一家独立申报的世界文化遗产单位,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清单。[5] 云居寺曾作为世界上保存石刻经版最多的寺庙入选“北京旅游世界之最 ”。此外,曾连续四年被评为“北京市文明旅游景区”并荣获“京郊环境建设示范景区”和“北京花园式单位”等荣誉称号。[1]
历史沿革
云居寺始建于隋末唐初,初名“智泉寺”,后改称“云居寺”,寺院占地面积0.07平方公里,经过历代修葺,形成五大院落六进殿宇。[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