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峰驼(学名:Camelus bactrianus),是一种哺乳动物。他们结群活动,亦有单独游动个体,食物以猪毛菜、红柳等植物为主。双峰驼又名野驼、野骆驼,体型较家驼小,体长约1.8米,肩高约1.5米;体背具双峰,驼峰短小常侧倒,四肢细长;尾较家驼长,达10厘米,尾毛密;体毛呈沙黄褐色。[3] 双峰驼栖息于2000至2900米的干旱荒漠的山间小盆地半荒漠地区,常与鹅喉羚或野驴在同一地区活动。它们两年繁殖一次,每年大约在1-2月发情,孕期约一年余,翌年2-3月产仔,每胎1仔,3年性成熟。[3] 80年代,双峰驼在中国境内约有1000头左右,加上分布在蒙古人民共和国的种群,总分布量不超过2000头[3]。双峰驼多见于新疆东南塔克拉玛干荒漠、青海西北部、甘肃西北部地区和蒙古人民共和国[4][3],其中内蒙古阿拉善地区被称为“中国骆驼之乡”,是中国双峰驼的主产区之一。[5] 双峰驼因栖息环境的变化和严重的滥捕滥杀等原因呈现出分布范围急剧缩小、种群下降迅速,几近灭绝的严峻现象。双峰驼已被中国列为 I 类保护动物,中国在境内建立保护区并限制干旱年份的放牧活动,以确保双峰驼的生存。在中国西部新疆和甘肃所建立的保护区中, 就包含本种的分布。[3]
中国首次饲养并展出双峰驼是在1959年12月。该双峰驼在内蒙古额济纳旗捕获,在北京动物园生存7年多,后与家双峰驼合群交配成功。1973-1977年间,北京动物园又先后捕获和饲养了4只野生双峰驼,其中1只在动物园生活了10多年。此外,甘肃武威珍稀动物繁育中心已饲养有5头 双峰驼;蒙古已建立了双峰驼繁育中心,养有5雄6雌。[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