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土佐藩-抖音百科
土佐藩[1][2][3],又称高知藩,是日本历史上位于现今高知县地区的行政区划单位。该藩在废藩置 县之前曾是外样大名的属藩。 历史沿革
土佐藩的历史可以追溯至战国时期末期,当时该地区由长宗我部氏统治。在关原之战后,由于长宗我部盛亲加入西军,其领地被剥夺,转交给了德川家康的爱将山内一丰。山内一丰原本的领地位于远江国的挂川城,石高为6.9万石,但在接管土佐国后,其石高增加至20万石。山内氏自此开始了对该地区的长期统治,直至明治时代。在此期间,尽管领主家族更迭,但由于实行了一领具足制度,许多长宗我部氏的旧臣 仍然留在当地。为了稳定局势,山内系的武士占据了高知城的核心位置,而旧臣则被安排在外围。这一双层治理结构直到幕府末年才有了一些改变。土佐藩的财政状况在江户时代的中期有所改善。然而,宝暦年间,由于农民反抗高税收和高利率贷款,导致人口流失,财政再次受到影响。后来,山内豊雍推行了以节俭为主导的藩政改革,使得情况略有好转。但是,到了山内丰熙执政时期,由于改革派的失败,藩政再次陷入困境。幕府末年,山内丰信上台,他采取了强硬的藩政改革措施,这引起了保守派和乡士的反对。在安政大狱事件中,山内容堂被迫 隐居,随后发生了土佐勤王党的暗杀事件。山内容堂复出后,对勤王党进行了严厉的镇压。在这段时间里,一些重要的人物涌现出来,包括吉田东洋、后藤象二郎、干退助、岩崎弥太郎、坂本龙马和中冈慎太郎等人。坂本龙马提出了大政奉还的想法,通过后藤象二郎向德川庆喜进谏,最终结束了德川幕府的时代。土佐藩在这一历史转变中扮演了关键角色,与其他三个藩一起被称为“萨长土肥”。明治四年(1871年)开 始实施废藩置县政策,土佐藩被改设为高知县。山内家族在明治十七年(1884年)被授予华族令侯爵称号。 相关介绍
历代藩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