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皮二世

古埃及第六王朝第五位法老
佩皮二世(Pepy II),是古埃及第六王朝法老(公元前2281年—公元前2187年在位),佩皮一世和安到赫尼斯梅利拉(妹妹)的儿子,是古埃及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法老。[1][2]
据考古资料记载,佩皮二世即位,年仅六岁,继位初期由其母亲摄政,成为法老。在长达94年的统治期间,佩皮二世实现了埃及的早期稳定与扩展。他在位初期积极推动建筑工程,重启南方宫殿的设计,并多次派遣军队远征努比亚和蓬特地区,巩固了埃及的疆域。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佩皮二世年事已高,中央集权逐渐衰落,地方州长势力日益增强,导致国家出现经济和政治危机。人口增长引发的粮食短缺和饥荒进一步加剧了社会动荡,最终在他去世后,第六王朝陷入无政府状态,法老王位频繁更替,直至由女儿尼托克丽丝继位。[1][3][4]
佩皮二世在统治期间颁布了《科普托斯B号敕令》,规定国王圣谕须以正式敕令的形式镌刻在石头上,并树立于神庙门口,以确保法律的推行和保存。[5]这一举措不仅加强了法律的权威性和持久性,也为后世的法律体系奠定了基础。此外,佩皮二世的长期统治和对国家事务的早期管理,显示了其在巩固王朝权力和推动国家发展的贡献,尽管晚年因中央权力的衰退而未能维持国家的长久稳定。[1][4]

人物生平

佩皮二世是佩皮一世晚年的子嗣,6岁时即继承了夭亡的异母兄安蒂姆萨夫一世的王位。在他的统治早期,虽然没有什么特别的功绩,但成功抵御了来自东、西、南方的入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