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球

1400年建于琉球群岛的古国
琉球王国(Ryukyu Kingdom),[1]是曾存在于琉球群岛的封建政权名,最初是指在琉球群岛建立的山南、中山、山北三个国家。1429年,三国统一为琉球王国。[12]琉球王国总面积约4600平方公里,[4]陆地面积约为3000平方千米。[13]
琉球王国的信史,起于舜天时代,相当于中国南宋期间;[3]经过舜天和英祖两个王朝更迭,[14]12世纪,琉球王国出现山南、中山、山北三国,称为“三山时代”。[15]1372年,明杨载出使琉球中山国,琉球列岛上的三个国家先后成为明王朝的藩属。[15]1392年,明太祖向琉球派遣善于造船航海的福建三十六姓民众。[16]1404年,明成祖宣布世子武宁“袭爵位”,为琉球受中国册封之始。[17]山南王后来也接受了明朝政府的册封。[18]15世纪初,尚巴志统一“三山”形成琉球王国,史称“第一尚氏王朝”。[19]其统治期间,海外贸易兴盛,与明朝及东南亚贸易频繁,1469年,琉球王国内乱,第一尚氏王朝灭亡。[19]1470年,金丸获群臣推举为君,更名为尚圆,开启“第二尚氏王朝”。[7]
“第二尚氏王朝”尚真王统治时期确立了官员品秩和朝仪等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20]并将琉球王国的统治势力从本岛扩张到离岛,建立起全盛版图。[21]尚真在位前期,琉球王国为各国联系的枢纽。[22]16世纪始,因西方势力东来及倭寇猖獗,琉球王国开始衰败。[23]1609年,萨摩藩派兵攻占琉球王国,[23]胁迫割让奄美群岛,琉球王国进入“两属时期”。[23]1662年,清康熙帝册封尚质为王。[24]1854年,美军同琉球王国签订《琉美修好条约》。[25]1879年,日本宣布废除琉球藩,琉球王国灭亡。[26]后清政府出面调解,未果;[27]1894年,清朝在中日甲午战争中战败,丧失琉球王国归属问题发言权。[28]1947年4月2日,联合国安理会将北纬29度以南的琉球群岛正式交与美国托管。[29]1972年,美军擅自公开宣布将琉球群岛移交给日本管理。[29]
明清时期的琉球王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农业、手工业引进了新的生产技术,土地赋役制度逐步形成与完善,集市贸易日趋繁荣。[30]进入15世纪,琉球王国成为中、日、朝三国及南洋各国之间贸易的重要枢纽。[31]琉球王国重视农业生产,并从福建引入新农作物品种,重视农田水利建设。[32]手工业生产主要有酿酒业、纺织业制糖造纸金属制造和手工艺品制造等,[33]琉球漆器、陶瓷是著名的手工艺品。[34]琉球王国的货币曾用过海贝、中国铜钱日本铜钱,通用货币中日本宽永钱占比大。[35]琉球王国社会风俗受到福建影响,出现妈祖信仰、风狮爷石敢当等文化现象,[36][10]琉球王国的唐手是现代空手道的前身,[37]首里城等历史遗迹以“琉球王国的城堡以及相关遗产群”的名义列入世界文化遗产[38][6]

名称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