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摩托日记-抖音百科
《摩托日记》是巴西著名导演沃尔特·赛勒斯执导的电影作品,其故事基于拉丁美洲革命领袖切·格瓦拉的日记改编。影片描述了两个年轻人在拉丁美洲大陆进行的一次公路旅行,以及他们在这个过程中所经历的心灵成长,[1]充满了历史意义和青春气息。[2] 《摩托日记》影片的拍摄严格遵循格瓦拉的日记,跨越整个拉美大陆进行拍摄,先后在阿根廷、秘鲁、智利等地取景。[1]影片描述了1952年欧内斯托·格瓦拉与阿尔伯托·格兰纳多沿着公路横跨南美洲的旅程。原本只是为了寻求冒险,但这次旅行逐渐赋予了更深刻的意义。他们穿越拉丁美洲的古老文明遗址,与各种人群互动,开始深刻地感受到社会的真实面貌和生活的不易。这个旅程充满了欢笑和泪水,最终塑造了一个举世闻名的革命英雄。这部电影展现了一个旅程可以彻底改变一个人的人生,而这个人的改变也可能对整个世界产生深远的影响。[3] 剧情简介
1952年1月, 23岁的格瓦拉还只是一个没有拿到文凭、主攻麻风学的医学院研究生,但在按捺不住的疯狂青春的驱使下,他毅然告别了父母和女友,与好友——29岁的生物化学家阿尔伯托匆匆忙忙地抱着帐篷被褥上路了。在格瓦拉和阿尔伯托的眼中,地图上那条跨越美洲的美丽曲线正在向他们招手致意,“快快快,前方犹如聂鲁达的爱情诗般美好”。就是这种对未知事物怀有的无限探索的兴趣,使他们并肩驾着诺顿500摩托车,开始了穿越阿根廷、智利、秘鲁、古巴等拉丁美洲国家,为期8个月的旅程。起初格瓦拉以为这段旅程将是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因此从摩托车坏在半路到被货船运走而不觉,从恋爱、喝酒、打架到充当消防员帮助救火。每一次新奇的冒险都让他们心动不已,但当两位年轻人体味到他们所在的拉丁美洲的社会与政治问题时,他们旅行的基调发生了改变,他们的价值观也彻底被颠覆。在智利那种“不是人走的路”上,两个人遇到了一家穷得连最后一块贫瘠的土地也被地主剥夺的背井离乡者,他们的“幸运”就是能在附近的矿山找到工作,而矿山老板连一口水也不给他们喝,这次遭遇让格瓦拉经历了“生命中最寒冷的夜晚”,眼前的世界与他们享受的生活相距是那么遥远。